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(EPEC)
特点:EPEC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,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。
致病机制:EPEC通过黏附素与宿主肠道上皮细胞结合,形成附着-渗出性病变,导致肠道分泌功能增强和液体分泌过多,从而引发腹泻。
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(EIEC)
特点:EIEC的致病力与志贺菌相似,可引起类似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。
致病机制:EIEC能够侵入肠道上皮细胞,并在其中繁殖,导致细胞破坏和炎症反应,从而引发腹泻和腹痛等症状。
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(ETEC)
特点:ETEC是旅行者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,也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。
致病机制:ETEC能够产生肠毒素,这些毒素能够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分泌大量液体和电解质,导致腹泻和脱水等症状。
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(STEC,包括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)
特点:STEC中的某些血清型,如O157,能够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。
致病机制:STEC能够产生志贺毒素,这些毒素能够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,导致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。此外,STEC还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和肾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。
特别类型: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(EHEC)是STEC中的一种重要类型,它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,能够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症状。
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(EAEC)
特点:EAEC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儿童持续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。
致病机制:EAEC通过产生多种黏附素和毒素,与宿主肠道上皮细胞形成紧密的附着关系,并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,导致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症状。